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孙仕满的教育博客

——行走在教育路上

 
 
 

日志

 
 

千人就餐“饭不语”,不必“不安”  

2017-02-28 07:55:49|  分类: 读书有感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千人就餐“饭不语”,不必“不安” - 孙仕满 - 孙仕满的教育博客

 

据报道,武汉最大的农村寄宿制小学新洲区向东小学有984名小学生。中午12:00,广播中传来一声:开饭!偌大食堂只听到勺子碰撞碗盘的声音。添饭示意“石头”,加菜加汤比划“剪刀”和“布”,旁边的工作人员会迅速添上食物。校长说,对于讲话的孩子学校没有处罚,只为培养留守儿童“饭不语”的文明就餐礼仪。

中国教育报蒲公英评论网站《千人就餐“饭不语”,令人感到的是不安》提出,千名孩子一起吃饭=不说话,是他们默默忍受后习惯成自然,还是就没有享受过吃饭时说说笑笑的欢愉?文中对于这种压抑学生个性的做法提出质疑。

我想,如果是学校教育引导,学生自我约束逐渐形成的,而不是强制管理的结果,用餐时间大家共同创造一个较为安静的环境,倒也不必“不安”。我们中国人在公共场合的表现,就是过于自我,不顾别人的感受。如果小学生在十多分钟的时间里不说话就成了不尊重个性,我想有点儿牵强。学校引导学生采用喜欢的游戏手势方式表达需求,同样达到用餐需求目的。并且用餐结束,可以到操场上自由活动,自由表达。在不同的场合要不同的要求,应该值得提倡。

理想化的个性张扬是好的,但是具体的操作中却未必适合。近千名学生在餐厅里这个嚷那个喊,不知道服务人员是否能够听清楚学生的真正需求。世界因我而美丽,在集体生活中我们要教育学生首先考虑到不给别人添麻烦,这样才能确保自身不带来麻烦,整个环境就会变得和谐。规则是有必要的,我们都要做规则的遵守者。

作者最后指出:“这样的教学环境真得适应孩子成长吗?我想不是,如果适应的话,恐怕国内外早都引入这一吃饭模式了吧?尤其是,当你发现这是一所专门接收打工者子女的“武汉最大农村寄宿制小学”时,更会生起怀疑之心了。”吃饭不说话,就不适应孩子成长,这样的观点有些武断。国外的教育也未必就比中国的教育强,就未必是最好的教育,也未必就适应中国的国情。我没有到过这所学校去考察过,但是我想学校办得好不好,不能仅凭一篇短短的新闻报道,还是应该实地看一看,听听学生及家长是怎么说的,还是要静下心来等一等,看一看这所学校培养的孩子走入社会是什么的。

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学校,都有自己办学理念,不能用这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去否定那所学校的理念。因为不同,这个世界才显得精彩。教育经验是否具有推广意义,还是应该结合实际出发。寄宿制学校管理挺不容易,学校背负着较大的压力,作为社会还是应该多给一些包容和关爱,多一些意见和建议,不要一棒子打死,那样最终伤害的可是学生。

(孙仕满个人观点,转帖请注明,谢谢!)

  评论这张
 
阅读(240)|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