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孙仕满的教育博客

——行走在教育路上

 
 
 

日志

 
 

用爱与智慧化解师生尖锐矛盾  

2017-11-28 15:17:58|  分类: 教育时评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湖南沅江发生学生弑师案,看到了报道,心中无限悲哀,不仅为教师,也为学生。师生关系怎么到了今天这种拔刀相向的地步?

发生如此极端的问题,埋怨大的应试环境只能发泄一时的情绪,对于以后的工作与生活没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今天的存在之所以如此强大,并非一日之所成,更重要的在于如何从自身的角度去避免极端事件的产生因素。

在快的教育节奏中,我们忽略了情感的交流。没有情感的教育是可怕的。马戏团的驯兽师在完成了规定动作的训练后,也要及时给予食物的奖励,用手抚摸抚摸猛兽的皮毛,从而不至于形成敌对。教师大都属于含蓄型,认为自己全心全意为了学生的成长努力,爱学生何必说出来。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学生小,不懂情感,孰不知没有情感的交流,本身的教育效果都值得存疑。当然,最为重要的原因,现在学校的规模普遍太大,班额严重超偏,管理责任大,教师忙于事务疲于应付,缺乏成就感,很难敏锐地感受到教育的美好,这也是情感交流缺失的主要原因。

情感交流是基于教育工作的性质决定的,慢下脚步,从容而睿智,以爱育爱,才能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爱学生,要说出来,要真心交流。教师也是人,喜怒哀乐溢于言表很正常。我们要让学生真实在感受到自己的情感。“你这次没有完成作业我很难过”“你的回答我们听了很开心”这一类的语言,教育意义更丰富。

当然,更深层次的情感蕴藏于教育智慧。高明的教师总会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巧妙的解决教学中的难题。最近看过两个印象挺深的课堂片断:

案例1:有一个英语老师正在板书,一个学生用笔在桌上敲打起来。老师听到以后,说了一句很幽默的话:“英语课是不需要伴奏的。”敲击声就悄然隐去,孩子们也笑了,那个捣蛋的孩子做了一个鬼脸。而他做鬼脸的动作恰好被老师捕捉到了,老师边模仿边说了一句话:make a face,这就是做鬼脸。孩子们无意之间学到了一个新的英语短语。

案例2:一次上课,斯霞神态端庄地走进教室。此时,刚“疯跑”回来的孩子还在大呼小叫,喧闹不已。斯霞没有大声斥责,而是温和地说:“有的小朋友还没有做好上课的准备,现在老师走出去,请大家赶快坐好。”接着便转身走出教室。等她面带微笑回到教室时,学生已经安安静静地坐好了。

每次读这两个案例,除了为教师的教育智慧折服外,更多的是一种温暖。我想学生长大以后,在脑海里也会多一份温馨的回忆。

情感交流是双向的,教师要教会学生爱。教师要从应试的漩涡中跳出来,站在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真心为学生成长负责,这是对学生对社会负责的大爱。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言行来表达爱:说一声谢谢,是对他人的感激的爱;对同学精彩的发言鼓掌,是赞赏的爱;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是为大家健康的关爱;不在廊道里奔跑是为了他人安全的爱;深深地鞠一个躬,是对老师尊敬的爱;给父母一个拥抱,是对父母养育的爱。

学习永远是自个儿的事,教师只是学生成长路上的陪伴者。当学生有困难的时候,我们只能起到帮助的作用而不是逼迫者。学习是自个儿的事,这也提醒我们要准确定位,尽力而为,更要适可而止。可以循循善诱,语重心长,也可以予以批评惩戒,但是这一切都要在法律法规框架范围内。我们要给学生施以下正面的积极引导,尽可能减少学生对教育的恐惧。

学生是千差万别的,学生背后的家庭也各有各的不同。我们身处这样一个飞速变化的时代,面临的矛盾有时并非个人能够解决,也要学会保护自己,提高防范意识与防范能力。真的希望弑师的报道这是最后一起,所有的师生都能够过着自然而然的完整的教育生活。

  评论这张
 
阅读(380)| 评论(2)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