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孙仕满的教育博客

——行走在教育路上

 
 
 

日志

 
 

有意识地改变  

2016-12-13 08:00:17|  分类: 工作感悟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有意识地改变 - 孙仕满 - 孙仕满的教育博客

 

下午,到双语学校听课。两节常态课,达到了参赛的水准。年轻老师,有意识地改变课堂,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让学生们更加幸福,这种不断探索的精神,也感动了我。

听了涂清彦老师的五年级的数学课《多边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教师思路清晰,训练题设计逐步增加,环环相扣,学生学得积极扎实。这样的练习课,学生越练越聪明,越学也有成就感。看学生的神态,感觉到学生学得轻松快乐。什么是负担,机械重复的是负担。越学越想学,学生感觉不到累,就不存在负担的问题。

教学最大的难点在于对学生理解的预判,学生对新知有哪些疑惑,会出现哪些错误,教师该如何利用这些不懂的、难懂的、易错的资源进行教学,哪些内容不是本节重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躲”过。这些,需要教师预判准确,或者根据课堂的变化随机应变。

教学中,常常出现教师询问全班学生“明白了吗”的现象,学生回答“明白了”。这种集体的回答,不利于教师发现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进行变式练习,出一个类似的问题,让学生再一次做一做,统计正确率,是一种了解学生掌握情况的好办法。做,比说来得重要。

本节课,有相同面积的平行四边形比较问题,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已有的例题,在图形方面,数据提供方面有一些变化,多一些创造性的变化,就会为学生打开创新的窗。

课堂上,有些教师讲授的内容,尝试让学生讲,效果会有很大的变化。

这个班有几名学生学习习惯很好。学生在做数学题时列竖式很有规则,竖式编号与作业题一致,并且排列得很整齐,这样有利于再次检查。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学生列竖式时随意性很强,在纸上随便写,一会儿翻一页。这虽然是小细节,可以看出平时老师在学生习惯培养方面下的功夫。

第二节课六年级程金红老师执教的语文课《月光曲》。新生之间的关系融洽,教学好像师生一起读书、聊天。教师指导学生读的意识很强,抓住了语文教学的重点。读不仅是教学的内容,也是教学的手段。如何引导学生读懂,是语文教师非常重要的任务,也是目前语文存在的最大问题。这个班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时,圈圈画画,写体会,写问题。学生读书的习惯很好。

我们很多教师在执教时,最大的担心就是学生乱,因此教学程序与节奏控制得小而紧凑。这样做,对于低年级学生的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随着教学内容难度增加,很多学生容易游离于教学之外,课堂容易变成少数优秀学生与教师的表演。改变小节奏的办法,就是采取问题教学,围绕重点问题进行讨论研究。语文课的内容,一般不要超过三个重点问题。很多课文后面的习题,就是导读问题,年轻教师可引导学生以解决这些问题来组织讨论理解。

本节课,教师已有选择重点的意识,没有逐段分析,这已难能可贵。相对于目前串讲串问的课堂,年轻老师对课堂的把握要比很多老教师改变得快。敢于取舍,才能抓好重点,才能学有所得。

训练要到位。当课堂上发展学习(读)不到位或者没有变化时,教师不要急于追求课堂的完整而匆匆进行下一环节。在通过反复读、示范读、创造情境、扮演读等形式,引导学生入境入情。

评课时,我提出了讲课声音高低的问题,老师不要直着嗓子喊。学生是否听进去,不在于声音的大小。我们用正常的声音讲课即可,甚至在上课时,声音也可以略低一些,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听。当老师的声音降下去,学生的声音也就自然会小起来。女教师要保护自己的嗓子,体现温柔美,上课不要喊,要用智慧教学。

  评论这张
 
阅读(203)| 评论(1)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