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孙仕满的教育博客

——行走在教育路上

 
 
 

日志

 
 

我眼中的亦庄小学(4)  

2016-11-06 10:01:30|  分类: 心情故事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我眼中的亦庄小学 - 孙仕满 - 孙仕满的教育博客
 
我眼中的亦庄小学 - 孙仕满 - 孙仕满的教育博客
 
 
我眼中的亦庄小学 - 孙仕满 - 孙仕满的教育博客
 
我眼中的亦庄小学 - 孙仕满 - 孙仕满的教育博客
 
 
我眼中的亦庄小学 - 孙仕满 - 孙仕满的教育博客
 
 
我眼中的亦庄小学 - 孙仕满 - 孙仕满的教育博客
 
我眼中的亦庄小学 - 孙仕满 - 孙仕满的教育博客
 

11月3日,亦庄第四天。

昨天晚上,于老师汇总了梅子老师的这两天的工作,我们看了都很感动。一个有理想的人,充满着正能量,总是在不断地影响着周围的人。要做对他们有影响的人,让别人因为我们而感动温暖。

早上,全面观摩了英子老师的晨读课。晨读的内容是三首歌《蔬菜歌》《小龙人》和《感恩诗》,配乐诵读(唱),孩子们一边读一边做着律动,是唱歌,也是在做操。然后师生问好,生生问好,学生向听课的老师问好。

英子老师表扬昨天表现好的同学。她引导学生如何看待高年级学生乱扔垃圾的问题。她在故宫门前看到美国老人捡起垃圾,觉得很惭愧。捡起垃圾就是在创造美好的环境,让世界因我更加美好。老师表扬了3名阅读马拉斯活动中优秀的同学。这项活动历时两个月,现在刚刚开始。老师每天要表扬三名读书好的同学。多一些督促与提醒,就会让学生读书形成习惯。我们很多老师也要求学生读书,但是往往只是泛泛的要求,最多只是推荐一下书目,学生是否真的读了,读了哪些,有哪些帮助的措施,缺乏有效的督促,常常半途而废,无疾而终。晨读内容,涉及育人的方方面面,老师的眼中是全人的教育,体现了低年级教育的特点。

第一节课看英子老师执教儿歌《蜗牛出门》。新课开始复习了昨天所学的《比尾巴》。本节课突出了识字教学这一重点,训练扎实有效,充满趣味。儿歌简短,老师通过补充有关蜗牛的知识,让学生模仿创作。通过我想对蜗牛说什么,加强理解。本节课特别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了学习内容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最后的教学环节体现了教师的学科融合素养。通过色彩王国这一活动,让学生制作蜗牛,并反复提醒学生要有创意。学生用橡皮泥制作了各种各样的蜗牛,老师让学生所以说自己的做法表达了什么意思。老师帮每名学生的作品写了注释。不只是让学生制作小蜗牛,还要让学生讲讲为什么这样做。老师为学生的情境制作写上文字。每个学生作品,就像一个故事。其中蕴含的教育内容是何其丰富!最让我们感动的是,老师在点评时,对于有的学生作品,能够感觉到孩子纤细的内心世界。

第二节听一年级四班的语文课《蝴蝶姑娘嫁丈夫》。老师通过谜语导入新课,投影课题,让学生猜一猜蝴蝶姑娘请了哪些客人。然后引导学生朗读诗歌的每一个小节。引读过程,变化丰富。老师加强了疑问句朗读指导。最后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基本上遵从由文到词到字的过程。

第三节听了戏剧课《动物选美》。老师非常投入,大汗淋漓;学生学得十分愉快,惟妙惟肖。与学生一起快乐的成长,是多么有意思的事情!

第四节课是课本剧片段排练,高年级的学生,多了一些技术指导和要求。

今天,我们对英子老师又加深了了解。下午,我们与她交流了课的一些想法,她给我们展示了《班级日志》。她们两位包班老师每天坚持把孩子们的表现记录下来,发在群里让家长欣赏。日志图文并茂,有大量的细节描述,也有对家长和学生的一些要求,有利于家校共育,也能够取得家长的支持与理解。我们很多老师也做过班级日志,有时也有行政的检查,但是很少有人坚持下来。如此详细的日志,如果孩子长大后,看到自己成长中的点点滴滴,该是多么幸福呀!

下午,听一年级一班的数学课《9的分合》。通过摆小棒,让学生学习。教师的教学节奏过大,提出了“有多少种摆法”。如何摆与摆的方法多少,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跨度有些大。如果让学生呈现不同的摆法,然后师生共同梳理出方法,找出不同方法的规律,教学的重心放在梳理方法上,而不是放在后面的记忆上,教学的目标可有会更容易实现。

放学后,接着召开语文教研会和数学教研会。我们遇到了数学名师张宏伟老师。于科长对一年级的年轻教师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一定要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和知识体系;要踩在学生思维线上施教,采取适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强调了这个阶段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午休时,大家谈及了教学与管理的问题,我总结了大家讨论的观点:

对于教学的新做法,要多一些宽松,等待,不要仅是用怀疑的观点看新事物,要为新事物的生长留有余地。面对新理念,新做法,别担心在实施过程中会存在问题,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关键在于如何取舍;别担心做不到,向着方向努力,做好结合文章。

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一种是常态课,一种是磨课。从学校层面上讲,应该在常态课水平提高上下功夫,而作为区域教育,代表着方向,在尖端课上下大功夫更有必要。我们外出学习也一样,人家尖端的课我们可以看,但是不能简单地学,这是方向,要领会本质,你不可能做得与他们水平一样高。真正提高教师课堂水平的是常态课,教师只有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实践与研究,才更具生命力。

管理就像拧螺丝,不能只朝一个方向拧,力度大了,就容易拧坏了,但是也能总是不动,时间久了就会生锈,就会松动。谈起教育管理,大家普遍感觉到压力大,需要减轻压力,减到什么程度,也需要慢慢来,需要一个过程。这个世上不存在没有压力的职业,这是社会环境造成的。教育要适应社会,为明天的社会而教育。

  评论这张
 
阅读(585)|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