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孙仕满的教育博客

——行走在教育路上

 
 
 

日志

 
 

读书扫地看新闻  

2009-11-01 21:09:58|  分类: 心情故事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昨天加班,冻得够呛;今日呆在家里当一回“楼上小姐”。

早上,睡到了8点多才起床,吃了点东西,看书,《三毛作品选》,砖一样厚,小字,前段时间买的,陆陆续续地看了几十页,今天正好没有事,再过把瘾。《三毛》写得挺有生活味,把一些生活的细节刻画得非常温馨。年少时觉得三毛写的是言情小说,家长里短的小事,可是如今仔细回味,平淡的文字之中让你感受到一种力量,对生活倾注了更多的热爱。书中有一些文章,二十年前读,现在重读印象仍然挺深刻,只是当年只顾那一些情节,没有领略文字的妙处,更体会不到人生的艰辛。一天,还是那么看一篇停一停。读三毛,内心变得逐渐柔软起来。

天气变冷了,但是阳台上阳光甚好。很长时间没有打扫阳台了,我的这些可爱的花儿个个蓬头垢面。当初搬上新房,因囊中羞涩,所购阳台装修材料单薄,施工人员技术拙劣,每逢起风,尘土飞扬,透风处呼呼狂响。让儿子把阳台上的花全部搬到客厅,清扫干净,再一一搬回。把窗户空隙用纸片塞住,留有一扇窗子可以打开,这冬天另外几扇就“委屈”一番吧。

吃过午饭,躺在床上看《三毛》,不知什么时候,梦里去了撒哈拉大沙漠。一觉醒来,已近16点,被家中一把手唤起,愣了好半天神。

加开邮箱,看到了几个消息,一是教育部长换了,二是钱学森去世,三是歌星跳楼。政坛变幻,很是正常,但我们的心中也增添了些许的担忧。教育近几年发展很快,存在的变数也很多,特别是农村困难重重,举步维艰。我们是沿海地区,教育发展尚且如此,内地及西部会是如何呢?前几天与一位领导交谈,这位领导参加了一次非常重要的学术交流会,会上有一位教育部的要员自陈,他利用一个暑假期间自费走访农村学校,没有惊官动府,了解到的自然是真实状态。说这位领导到了某省一处希望小学,见到了一位看门的老人,这所希望小学自然是有待希望救助的,办学条件极差。提及希望小学这个话题,这位看门的老人就破口大骂,说他每天死守着学校,就是为了看护在学校里这三十台捐赠的电脑。这位领导问,办学条件好了,不是更有利于学校发展吗?这位老人说,我们这鬼地方,连电都没有,有电脑何用?看来,教育政策,也有不切合实际的地方。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最缺的是这些电脑之类的高科技教学手段吗?虽说我对教育充满着信心,我想我们有许多地方是否走得偏了。能否,让教育更贴近实际,让校园多一些琅琅书声,多一些欢声笑语?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浙江杭州,1935年至1939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学习,获硕士学位。1936年至1939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与数学系学习,获博士学位。1949年起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教授。1955年,钱学森突破重重阻力回到中国,致力于祖国的科技事业。钱学森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他也是中国近代力学和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奠基人和倡导人。

中新网北京11月1日电 中国一代科学巨匠、中国航天事业开创者和奠基人钱学森位于北京中国航天大院内的家中一日起设立灵堂,接受钱老生前同事、故旧亲友等各界人士前往吊唁、缅怀。虽然一早就飘起了纷纷扬扬的雪花,但冒雪前来吊唁的人士依然络绎不绝,秋雪不停地下,吊唁、缅怀钱老的人们走了一拨,又来了一批……

虽说科技无国界,但是在这个纷争的阶级社会里,科技还是显示出其巨大的威力。钱老能够放弃力外优厚的待遇冒生命危险回国,给中国知识分子争气。在条件如此艰苦环境之下,能够改变中国航天事业的新局面,给中国科技发展以希望。钱老是德技双馨的杰出代表,是最能感动中国的人物。钱老虽走,但是这种精神永在。

 新华社记者周宁报道:2009年10月31日早上,带着她的“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歌手陈琳走了。这个一路坚强打拼到北京、曾登上中国流行乐坛最高峰的重庆女孩,竟用一种极端的方式——坠楼身亡,告别了她年仅39岁的人生舞台,令人难掩惆怅。在“人言可畏”的娱乐圈里,艺人每天都会承受大量社会舆论的跟踪、监督和指责,表面上的风光遮掩了人们看不到的辛酸。他们的“荷包”越来越鼓,可生存空间却日渐狭窄、快乐指数日渐走低。

名人的事,自有众人评说,可是我们身边的事,还得认真去做。下周的工作头绪较多,责任重大,还需要谨慎对待。按全县统一要求,从十一月一日采取采用新的作息时间表了,希望明天能够带来好的运气。

  评论这张
 
阅读(272)| 评论(3)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